3月15日,"李嘉诚要卖43个港口给美国企业"的话题如巨石入水,在舆论场激起惊涛骇浪。此次交易涉及巴拿马运河关键港口及地缘政治风险,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官网罕见转载《大公报》锐评《莫天真勿糊涂》,文章直指“绝非普通商业行为”,呼吁企业“明辨立场”。
事件始于3月4日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的公告。长和当时发布公告称,已与美国贝莱德集团(BlackRock)牵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,拟出售旗下和记港口集团80%的非中国资产,包括分布于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及配套物流网络,总企业价值达228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657亿元)。交易核心资产为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90%股权,以及长和在全球的199个泊位运营权。公告强调,此次交易不涉及中国内地及香港的港口业务,但需巴拿马政府批准部分条款。
消息公布后,长和股价次日大涨21.86%,市场对交易持乐观态度。然而,交易背后的地缘政治争议迅速发酵。
3月14日,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转载《大公报》题为《莫天真勿糊涂》的评论文章,明确指出当前中美战略博弈加剧,美国正通过“政治化”手段遏制中国发展。文章直指此次交易与美国近期对华动作存在“时间巧合”: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月就职后高调宣称“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”,国务卿鲁比奥随即访问巴拿马施压,而交易消息恰在特朗普国会演讲前夕释放。文章援引美媒报道称,贝莱德CEO芬克与特朗普关系密切,交易被美方视为“对华竞争的重大胜利”。
评论强调,巴拿马运河承载全球6%海运贸易,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达21%,若关键港口被美国控制,中方航运可能面临“选择性限流”“政治附加费”等风险,进而冲击“一带一路”建设及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。文章批评相关企业“唯利是图、漠视国家利益”,呼吁其“三思立场与站位”。
交易引发网民激烈争议。多数声音质疑长和“见利忘义”,担忧美国借此强化对华供应链打压。有网友指出,贝莱德通过交易将控制全球10.4%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,可能配合美国政策抬高中国航运成本;另有人担忧美国将以“长臂管辖”威胁中国船舶停靠安全。
不过,亦有观点认为交易属正常商业决策。长和回应称,出售是为优化资产配置,所得资金将用于偿还债务及新投资。
分析人士指出,美国近年频繁将关键基础设施“政治化”。据美政府草案,其计划对中国船只收取特别费用,并施压盟友跟进。若交易通过,美方可能以巴拿马港口为范本,进一步蚕食中国海外港口网络。
《大公报》锐评警示,此事关乎“国家利益与民族大义”,企业需认清“大事大节”。目前,交易最终落地仍待巴拿马政府审批,但其引发的立场拷问将持续发酵。
(综合《大公报》、长和公告、市场数据报道)
【提示:为防止失联,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,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。操作方法: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,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‘添加到主屏幕’。添加后,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!】
(声明: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,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,我们专注于ESG投资、虚拟资产、数字货币、区块链、Web 3.0、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,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。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,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,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。如需转载本报内容,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enquiry@singularityfin.com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