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新闻 > 财经热点
联合国报告警示:40%就业面临AI冲击 高收入国家自动化风险超33%
2025年04月04日 14:05 来源:奇点财经 阅读:0

4月3日,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(UNCTAD)发布《2025技术与创新报告》,警示人工智能(AI)虽有望推动全球经济增长,但其利益分配高度集中,可能加剧不平等。报告预测,至2033年,AI市场规模将达4.8万亿美元(相当于德国经济总量),但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基础设施、技能和治理层面的多重挑战,亟需国际合作与战略投资以缩小技术鸿沟。

研究显示,人工智能(AI)市场规模增长背后隐藏着严重的收益分配失衡问题,AI等前沿技术市场正加速向少数领域集中。至2033年,人工智能市值增长超5倍,达4.77万亿美元,占据主导地位;电动汽车从2.5万亿美元跃升至16.4万亿美元,成为增长最快领域;5G技术预计突破1.27万亿美元,区块链技术达2.35万亿美元,物联网(IoT):市场规模从1.4万亿美元增至3.14万亿美元。总的来看,仅AI、电动汽车和IoT三大领域就占技术市场总规模的75%,而无人机、纳米技术等创新领域份额不足3%。

微信图片_20250404172043

报告指出,当前AI领域的研发投入和基础设施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和企业。全球约40%的企业研发资金由美中两国的100家企业主导,苹果、英伟达、微软等科技巨头的市值总和约为 3 万亿美元,接近非洲大陆的GDP总量。这种“赢家通吃”的格局可能进一步拉大技术差距,导致发展中国家难以分享AI红利。

AI技术预计将影响全球40%的就业岗位,自动化替代可能削弱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,加剧收入不平等。

数据显示,高收入国家受AI自动化威胁的岗位比例高达33%,远超其27%的岗位可能通过AI提升效率(增强型暴露)。新兴经济体24%的就业面临替代风险,同时16%的岗位有望获得技术赋能。低收入国家虽仅18%的岗位可能被AI替代,但其通过技术提升生产力的机会也最为有限(8%)。

聚焦生成式AI(如ChatGPT等工具),高收入国家5.5%的岗位存在自动化风险,中等收入国家受影响比例降至1.8%,低收入国家仅0.4%。与此相对,生成式AI带来的效率提升机会在各收入层级相对均衡(低收入11.4%、中等收入13.7%、高收入13.2%)

但报告同时指出,AI亦可催生新产业并提升生产效率。为此,各国需通过劳动力再培训、技能升级和政策引导,将就业风险转化为转型机遇。

数据显示,仅不到三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制定了国家AI战略,118个国家(主要位于全球南方)未参与国际AI治理讨论。报告警告,若无法在技术标准、伦理框架等规则制定中发声,这些国家可能面临“数字殖民”风险,进一步丧失发展主动权。

UNCTAD提出四项关键倡议以推动包容性AI发展。首先是行业责任机制,UNCTAD建议仿效环境与社会治理(ESG)框架,建立AI公共披露制度,强化企业问责;其次,实行全球共享设施,通过国际合作提供普惠性AI基础设施接入;推广开源数据与代码,整合碎片化资源以促进知识民主化;加强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,应对共同挑战。

报告呼吁,国际社会要警惕“技术决定论”陷阱,强调AI发展的终极目标应是服务人类福祉。

【提示:为防止失联,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,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。操作方法: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,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‘添加到主屏幕’。添加后,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!】

(声明: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,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,我们专注于ESG投资、虚拟资产、数字货币、区块链、Web 3.0、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,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。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,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,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。如需转载本报内容,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enquiry@singularityfin.com。)



新闻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