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4日,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(Bridgewater)创始人瑞·达里奥(Ray Dalio)撰文指出,近期中美宣布重启“关税谈判”释放积极信号,但两国若想化解长期积累的“不可持续的经济失衡”,必须直面三大关键挑战。他在题为《中美“美丽再平衡”》的文章中强调,谈判内容远不止贸易争端,而是关乎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,但成功与否取决于两国能否协作回答三个核心问题:如何合作?如何执行?如何坚守承诺?
尽管认同谈判的积极意义,达里奥对实际执行提出三大关键质疑:其一,两国能否在重大利益调整中真诚合作,以最小代价完成深度改革;其二,如何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协议落实,避免承诺流于形式;其三,在政治经济环境波动下,双方能否长期坚守调整承诺。他警告称,若无法解决这些问题,任何协议都可能成为权宜之计,最终加剧而非缓解系统性风险。
达里奥指出,当前中美形成了“双向非健康依赖”的恶性循环:美国通过借款融资大量购买中国商品,导致制造业空心化与底层民生困境,同时陷入对中国供应链的地缘政治依赖;而中国则在积累贸易盈余的过程中,形成了对美国消费市场及美元资产的过度依赖,国内制造业扩张与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并存,内需消费仍显不足。这种失衡注定不可持续,终将以有序调整或剧烈崩盘的方式终结。
达里奥提出,中美再平衡需要双方同步推动结构性改革。美国必须削减赤字、重振制造业、抑制过度消费并减轻债务负担;中国则需缩减贸易盈余、优化制造业结构、提振内需消费并化解债务压力。他强调,两国经济治理模式存在本质差异——美国生产由自由市场逐利驱动,中国生产更多由政府主导规模扩张——这要求双方在政策工具选择上保持灵活,但合作仍是实现有序调整的前提。
他特别指出,两国在谋划具体路径时需直面三重现实约束:首先,改革必须兼顾各自复杂的国内议题,例如美国底层民生问题与中国地方债务压力;其次,双方需评估自身政策工具是否足以支撑系统性调整;最后,中美经济治理模式存在根本差异——美国依赖自由市场逐利机制,中国则存在政府主导的规模扩张惯性。这些差异可能影响政策实施效果,但也意味着双方若能基于现实精准施策、强化协作,仍有机会以有序方式消解失衡。
【提示:为防止失联,更方便获取奇点财经新闻,请您将本网站添加到手机主屏幕。操作方法:在手机浏览器中打开奇点财经网点击浏览器右上角的小箭头,然后在跳出的窗口下拉菜单里选择‘添加到主屏幕’。添加后,您可以像打开App一样快速访问奇点财经新闻!】
(声明:奇点财经是香港期刊协会创会会员,亦是全球领先的专业财经媒体,我们专注于ESG投资、虚拟资产、数字货币、区块链、Web 3.0、科技金融及AI创新等前沿领域,为企业出海及市场开拓提供有价值的导向。我们致力于提供深度分析和权威报道,探索新兴科技如何重塑金融与资本市场,助力投资者把握未来趋势。如需转载本报内容,抑或您发现本报文章涉及潜在版权问题,敬请联系enquiry@singularityfin.com。)